網頁

追求文本的客觀是對文本理解上的錯誤



【追求文本的客觀是對文本理解上的錯誤】




讀好書,發現社會學真的是我的菜。大惑不解,或師焉,或看碩博士論文焉。下圖轉貼的是曾經廣為流傳對於文學,甚至上升至對於文科學生的批評的圖片。我一開始是在K島看到,那邊基本上是理工組大學生多於人文組大學生。


理工組戰人文組也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惹,在PTT八卦板也常看到,念人文得被嘴砲,嘴砲的項目很多,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質問「人文是一門科學嗎?」反對的理由主張是人文沒有客觀。

所謂客觀也只是理工類的人嘴上說說的,它指的也僅是流於表面的眼見為憑爾爾,要舉反例不難。近幾年有一個趨勢,理工類的人朗朗上口人文類常用的名詞,例如:「真實」、「客觀」、「主觀」。
實際上當不同類屬的人站在自己的專業上去質問其他的專業不是科學時,本身就是對知識的潛妄。

還有一則印象深刻的,語出自K島島民。如果政府拿一百億給理工科的與人文科的,理工科可以蓋出一座RAM廠,搞出IPHONE9;拿給人文的人頂多讓他寫寫文章拿個諾貝爾文學獎,對這個社會沒什麼幫助。

看到這裏也只能笑笑,同學多讀點書好嗎?你一定沒有念過文學。
=============================
讀廖慶華《真實與再現的爭議》該論文係探討記錄片裏何為真實?何為不真實?的一篇論證。內文提到解構主義,恰巧能用來回應底下圖片的質問「文本有客觀嗎?」

所謂「讀文本」係作者從任何可促成寫作動力的對象,從對象當中汲取,化成作者的個人經驗,以紙本為媒介表達並書寫其上,傳達給讀者,讀者從紙本媒介上擷取所需,內化到個人經驗與個人想法,從而讀者對文章的認識有別於作者所欲表達。係一種過程。

最被人詬病處「讀者對文本的認識有別於作者所欲表達」,所以有不客觀的說法。
但是有一點常被忽略「作者從任何可促成寫作動力的對象,從對象當中汲取,化成作者的個人經驗,以紙本為媒介表達並書寫其上」的過程中,作者繕寫的也並非作者原本所想,作者也是擷取個人經驗而繕寫,與,讀者從紙本媒介上擷取所需,是同一性質的過程。

所謂客觀並不存在,不管在作者或讀者身上都不存在客觀。

但是,客觀雖不存在,真實(reality)卻是存在的。
「就原創者而言,文本既不必然出自其初衷,也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握;而就觀賞者而言,任何對文本的『閱讀』之同時也在進行寫作。」(P7

閱讀文本是一個對話的過程,與作者對話(讀作者所寫)與自己對話(思自己所思)。在「讀」與「思考」間如同圖片的兩者重疊地帶,在讀書的過程同時也是對於文本(媒介)的再創造(讀者有自己的想法)。

「『對事物陳述』不必然等同於『事物的本身』,探討物自身或還原真相,非但不必要,反而成為永遠無法企及的目標。」(P8

對客觀的追求是對文本理解上的錯誤。

在人文學科內追求的是真實,而非客觀。那麼所謂「真實」是什麼?
應該是對於每一個當下意義的掌握,包含作者與讀者對於每一個當下意義的掌握。
例如:在看完一部電影,老師會要大家發表心得,心得就是對於意義的掌握。看完一部片子,你看到什麼?片子要表達什麼?為什麼要表達該議題?有什麼感覺?悲傷嗎?悲傷的點在哪?為什麼悲傷?你想到什麼?請申論。

這等當下意義的掌握才是最真實的。在某種情況下當下意義的掌握才可能是虛假的,即為賦新辭強說愁,明明沒感覺又強說有感覺,此乃「矯情」。

「我們唯一可以確認的真實,就是在充滿偶然性的邂逅和時空流轉的變動中,一種剎那即逝的『心境』或『心靈狀態』,創作者與觀賞者在作品中有所交集的瞬間真實」(P9

而如果真要在文本內找「客觀」,我覺得只有一種情況是客觀的,就是讀者以為的真實與作者的真實恰巧一樣,這時才可稱「客觀」。

回到圖片上,如果要說這張圖片在質疑什麼,應該不是「文本的客觀」,而是「誰決定文本的真實只能有唯一一種解釋?」即對於權威者(國文老師)的挑戰。

這又可以思即國高中的選擇題教育,與其用問答的方式,不如使用心得填寫會來得更適當。問題是閱卷老師會批閱不完........
=============================
所以說人文學科是一門強調反思的學科。
想不到我還蠻喜歡社會學的,沒關係還來得及,趕快來惡補一下。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07565584382733179899/albums/5831296548359304465/5864072283152897986?banner=pwa&authkey=CPy0i6P8v96uuA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