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社工學分班與本科生的兩種路線

 

社工學分班與本科生的兩種路線

居家隔離太無聊,再讀社會工作教科書,林萬億《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是一本很厚的書,這本書當真寫得好,把社工發展的歷史脈絡?三大工作發展的脈絡整理的細緻。

此前,以前讀書的課本是:林勝義《社會工作概論》、游老師自編補習班講義。兩本薄薄的書,其中林勝義的書偏向把社工領域的架構與關注重點簡要提出,不注重專門領域的歷史背景,這本對我只是輔助。我主要還是以自編補習班講義為主,預設為了考試,並把歷屆考試題目相關重要概念整理。

現在再回顧可以看到教科書的不同如何影響問題思考。很明顯的補習班講義不講「宏觀」「脈絡」很少講思考(反思),常常講答題(回答),例如:林萬億的教科書提到台灣戰後的社會福利具有殖民色彩。這種反思就是講義不會提的。

講義的好處是對於經典考題、專有名詞定義會很清楚,它不講很玄幻打高空的東西,不會把人捲入「什麼是社工專業?」的自我反思裏,它只處理最務實、最實際、最看的到摸得到的部分。

以前面試時被面試官吐槽過,我45學分班畢業,本科生都100學分以上,當時我心底想「社工這學科竟然搞得出100多學分來......」。

就像九陰真經可以正著讀、倒著讀、斷簡殘篇拼湊讀,最終都可能習得絕世內功心法,差別只在於內行人是否認同你是正統。我就是在資源稀少的情況下,拿工具書發功修成社會工作的。

還是很不一樣。剛畢業時我很務實急著想透過社工師考試取得專業認可;頂尖的社工學校從政治面的不屑且質疑考試的正當性與統治專業。他們的格局高下立判。45學分去考試確實也比較吃力,思考的寬度就有差,雖然我還是考上了嘿嘿。

忠於本性,我就是不想,不想跟本科生一樣pure,不想專精100多個社工學分,不想變成社工腦,我感覺那好侷限。不知道是個性所致,還是學科養成差異,一直對於社工這群人沒有歸屬感,至少我知道我不屬於本科生的這個團體。所以總是成為社工界的邊緣人,在一個黑白灰的地帶伸懶腰吃吃東西,看看圈內人現在討論放寬國考入取率;看看圈外人怎麼理解社工/志工。自己常常是個旁觀者。

我就是覺得社工「取之於實務工作,受限於實務工作」放任自己的腦天南地北的思考,把自己的生死學、法律、社會工作彼此摻融一團,沒有主導的學科,然後以社工身分去工作賺錢吃壽司。

因為社會工作是一門跟著政策走,又時刻叮嚀社工反思自己「什麼是社工專業?」的又累又自虐的專業。「什麼是社工專業?」學分班的我一樣會碰到這題。我這篇文不討論這題。

我的感想是「人文學科,一門專業之所以為專業,就是因為它可以包容裡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訝異於我這樣非主流、會無聊罵社工的人,我竟然也被劃定為社工。

跨過門檻進入社工職場,然後就不想再從社工學科去專精社工,就是想跨領域的去用別人的學科專精社工,順便騎驢找馬(薪資)隨時跳槽。我這樣子的人,這樣子的學分班,本來「忠誠」「本質」「承載社工脈絡」就不是我個性與學科培養的東西,社會工作之於我就是工具,而非我的本質與志業。我跟社會工作並沒有合而為一。

好處是界線切的很快,又有多個專業。就像有些長照機構負責人先是大主管,才去空中大學補社工學分,目的從一開始就跟本科生不同。

壞處是自己永遠是孤獨的,畢竟至始至終都只是社工界的異鄉人,可以照抄答案的不多,社工書也讀得少,社工本質的問題沒有答案照抄,只能自己閉門苦思,這又更加深自己與社工界的疏離感。最終成為自己的獨特觀點(少數見解)

一方面辛苦,一方面又喜歡這種從零探索社工本質的感覺;一方面又把本科生當作假想敵。雖然沒人理我,但我在旁邊玩沙玩得挺有趣的。我的東吳的朋友講過「社工的專業就是終於自己的本性走自己的路,最後就會發展成屬於自己的社會工作」一語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