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出版佛洛姆《逃避自由》
一、本書成書背景:
(一)歷經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濟體制的崩潰與瀰漫於歐洲社會的消極感。
(二)此時的作品:1942卡謬《異鄉人》、1943卡特《存在與虛無》、1925希特勒《我的奮鬥》、1919赫爾黑塞《徬徨少年時》。
(三)納粹德國的興起與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建立於民族概念之上,民族是一種超越個人之上的、有活生生歷史及天命,作為一活生生的有機體,民族能茁壯成長、死亡、或復興再生。
二、導讀:心理學學派的差異,及佛洛姆學說之重要性
(一)佛洛伊德的個體潛意識觀點V.S.偽科學的質疑(無法以科學方式驗證潛意識的真實與否)
1.
佛洛依德的視野較局限於性與個人的非正常行為abnormal。
2.
聚焦於異常的人。
(二)楊格的集體潛意識觀點,透過歷史了解群眾的行為V.S.視野局限於過去的質疑
(三)佛洛姆的社會潛意識觀點,以社會政治經濟的脈絡去了解群眾的行為。
1.
研究正常人在社會政治下的行為,涉及物質、政治、經濟與個人內在。
2.
消極自由:不受干擾的自由。
3.
積極自由:自行做選擇的自由。
4.
主張人有追求安定社會的需求,藉此尋找某種和諧與安定感(消極自由),當秩序與安定感已然成為定局,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自己所需所想時,人在安定的情況下同時萌生個體疏離的焦慮,使得人會傾向逃避自己做選擇的自由,渴望與他人一樣,進而形塑人產生物質濫用、自動機械模式、威權主義的傾向。
三、第一、二章強調佛洛姆對人的觀點
(一)佛氏透過對立觀念的名詞,藉此開展對於人類行為複雜性的討論,長時間的歷史演進是一部人類追自由與反自由的戲碼,歷史影響著社會脈絡;社會對於人具有壓抑性與創造性的影響,致使人與社會互動時產生不同的適應。
(二)人的適應:
1.
靜態適應:人的內在結構不動,適應社會的變動。
2.
動態適應:人的內在結構變動,適應社會的變動,但人產生新的困境。
(三)人的需求:
1.
需要need:生存所必須。
2.
需要want:由生存需求與其身處的社會體系所形塑的需求,另外人有與外界建立關係的需求(避免孤獨)。
(四)人的孤獨:避免孤獨的議題。
1.
正向面:自發性的愛與生產性的工作,重新於社會建立關係。
2.
負向面:個人犧牲自由與犧牲自我的完整性去避免孤獨。
四、第三章強調中世紀至宗教改革時期的個人自由
(一)中世紀的特色:個人無法改變其社會階層,其職業自出生時決定、個人無法自由移動到其他城鎮、自出生時每個人就有其固有的位子,社會(教會)秩序被視為是自然秩序。
(二)中世紀的生死觀:死後有天堂與地獄,視生命的苦難為人的原罪,生命的目的在於得到救贖,世界以人為中心運轉,經濟收入有其倫理性,金錢係為了滿足基本生活而存在。
(三)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對生死觀的影響:相信自然與人是分離的,因此人在心靈上成為獨立的個體,人的個體意識的抬頭與個人自由感的增加。
(四)16~17世紀宗教改革的特色:標榜著新的自由與新的獨立性----新教的誕生與追隨新教的信徒(城鎮中的中產階級、窮人、農民)。
1.
路德教派:
(1)
主張直接透過聖經理解上帝,剝奪教會權威與批評贖罪券,使人在宗教事務有獨立自主的空間。
(2)
主張「信仰」與「救贖」是主觀經驗,責任由個人承擔,不藉由教會與神職人員,主張人與上帝的關係是一種人順服於上帝的信念,人必須接受自身的不重要性,並極力的表現出自謙自卑。
(3)
認為所謂的自由意志是表現人在面對低位者時才有的東西,人在面對高位者如上帝時只能受其左右,故人只能服從上帝,唯有上帝可以透過其正義去獲得救贖,因此人要做的是持續對抗自己的惡。
2.
佛氏對路德教派的批評:主張路德教派係透過將生命交託予自身之外的強大力量(上帝),人成為一種被使用的工具,人藉此消除被孤立的個別自我。
3.
喀爾文教派:主張上天堂或下地獄早已由上帝決定,人僅能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個人可以透過勞動與努力來改善世俗生活,這是得救者的特徵,促使信徒藉由勞動逃避不確定感,狂熱的努力是對抗無力感的再保證。
4.
佛氏對喀爾文教派的批評:預選說否定人類平等的信念,且否定人類努力獲得救贖的說法,當人不在企求超塵拔俗的世界,人開始專注於俗世的生活,但這樣的勞動與努力是基於逃避而生,並非人的內在力量的展現。
5.
小結論:新教對人的影響
(1)
人與上帝的關係不再是無條件的愛,人成為一種工具。
(2)
個人獨自面對上帝。
五、第四章強調現代自由的面向
(一)資本主義的興起:資本主義使得只有最成功的新資本家們擁有積極自由,然而多數的中產階級與下層階級的生活更加嚴峻。
(二)資本主義的特色:
1.
個人主義的活動原則:中世紀的職業關消失,人依賴自己生存,使得自中世紀以來人與人的關係改變,工作性質失去人性化與直接化,人與人的關係變成某種具有操控性質與工具性。
2.
自我否定:商業成就與物質獲利成為生活目的,所有人成為服侍存在於自身之外的目的,因著工作性質的轉變人的真實自我受挫,改以社會性的自我與他人互動,人與人間產生貪婪與自私。
3.
累積資本的競賽:工作用以累積資本,資本投入工作換取更多資本,在這個工作過程中人成為某種市場所決定的商品,人成為工具,也因著工作的需要刻意表現某些人格特質。
4.
人的不安全感增加,藉由財產、社會威望、權力來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
六、第五章強調人的逃避機制
(一)小緒論:人與初始連結的斷裂,導致人的正向的發展,正向:個人發展積極自由。負向:個人的退卻,藉由放棄個性與放棄自我的完整性使自己投入強大的對象成為其中一環,藉此克服個人的孤獨。
(二)威權性格:
1.
意義:個人放棄自我,將自我與外在熔接,用以獲得自我欠缺的力量(產生次等連結)。
2.
受虐傾向:個人藉由去除自我,傾向貶損自己,不願掌控任任何事,高度依賴外在,並將依賴視為愛或忠貞,將自卑感視為對自我缺點的認識,將苦難視為無法改變的環境因素。
3.
施虐傾向:誘發依賴,使自己對他人具有絕對的權力;掌控依賴,剝削、利用極盡所能詐取;凝視痛苦,觀看他人受苦。
4.
施虐者與受虐者的關係:施虐者的力量感來自施虐對象;兩造形成失去自我的依賴關係(共生關係);強調必須順從命運,強調個人只能服從,個人的命運取決於自己的社會地位。
5.
匿名權威:
(三)毀滅性格:
意義:藉由摧毀外在世界,用以逃避因為與外在世界的比較所造成的無力感。
(四)機械化的順從:
1.
意義:個人完全採取文化模式所提供的人格類型去適應孤獨,人喪失自主性與自我,變得與別人一樣。
2.
真實的思考V.S.擬似的思考
(五)佛氏對逃避機制的評價:
1.
強調當人具有獨立性時,人成為個體時,積極自由才能顯示其意義。
2.
個人的力量來自健全的發展,健全的發展源於最大程度的認識自己。
3.
對人類發展的看法:兒童原本對事物抱有好奇心與自己的想法,教育消除抗拒式的回應與擁有不屬於自己的人格特質,使人無法分辨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被社會期望的、知識的擁有取代了個人的思考,並且提供相對觀念,將真理視為相對的,使人對生命缺乏動機。社會教導感受的禁忌化,使情感與人產生分離,尤其死亡的禁忌使生命經驗趨向單調。佛洛伊德將人格予以模組化,提供某種理想的人格類型。
七、第七章強調如何面對逃避自由
(一)獲得積極自由:
1.
實現自我:自發性的透過理性思考,實現健全的人格,展現情感與智性上的美德。
2.
做自己:
(二)何謂自發性:自發性的要件
1.
接受人的完整性:破除理性與感性的對立觀念。
2.
了解自己:
3.
人生經驗的整合:形成由自己思考得來的價值觀。
4.
愛:再保全自我的前提下,自發性的肯定他人,並產生連結。(自發性的投入關係中,同時保有自己)
(三)如何區辨真實思考與擬似思考
1.
透過人類先天的本質
2.
個人是否能夠積極參予、決定自己的人生和社會生活
3.
這些情境對他人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