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該書分三章「認識精神疾病」、「精神醫療照顧的困境」、「如何有效的面對精神病」。分別介紹焦慮症、轉化症、畏懼症、強迫症、憂鬱症、心身病,其中特重躁鬱症與精神分裂症。
成人的精神疾病可分為二類,一者輕度精神疾病,又稱精神官能症;二者重度精神疾病。
罹患精神疾病的原因涉及致病基因的有無、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會環境因素。患病原因以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的相互影響有關,每個病人的患病原因都不一樣,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出患病與家庭因素或某個特定人、特定事件有因果關係,可能是大腦氣質性病變或功能性病變,或者本身具有致病基因,或者使用心理層面的角度探討治病的可能,需要考量病人對於壓力源的主觀感受、客觀的壓力量度、病人具有的資源、解決的辦法,需用多個層面去評量該壓力對於病人的量度為何。實則一切探討致病成因的分析應交由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判斷。
得知家人罹患精神疾病,家屬在情感與態度上的變化可能交替出現否認期、憤怒期、哀傷期、接受期的過程。在否認期可能會出現質疑醫生判斷、一定事誤會……等,家屬的詮釋反應的是不相信親人已生病,且罹患精神疾病在常人的理解與社會的負面印象中是不名譽的疾病,使得家屬否認期的表現將勝於罹患其他疾病。
憤怒期則開始找罪魁禍首(代罪羔羊)來為罹患該病的人全權負責,通常由最近家庭發生的事當中去找某位家庭成員來負責,反應家屬亟欲找出生病的原因與問題的癥結點,那位代罪羔羊則成為為這一切得一切負責的人,也是其他家屬的出氣筒,既要負責照顧病人也要受他人責備。哀傷期是指家屬開始自怨自艾為什麼會生病,或者不知道誰、什麼原因致使生病,而且社會文化對於精神疾病的負面解釋加深家屬的悲傷,反應的是家屬想要找出生病的原因讓病情某種程度常可以被掌握住、被控制住,卻無法有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有著病從天降,無力以對的感覺。接受期是當所有家屬能做的努力都試過了最後只好回過頭來使用精神病醫療的治療方法。
上述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家屬與病人並沒有體認到精神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該病不同於感染性疾病,例如:登革熱,可以找出具體可能的罹患疾病的原因,且病患多無病勢感經常拒絕吃藥、拒絕就醫的現象,在病沉期時沒有明顯的負向症狀,只有在發病期的正向症狀才易被觀察,所以當病人復發來到醫院治療多是指正向症狀的再出現。精神疾病的復發與否與家庭的特質有高度相關,涉及是否家庭具有支持性環境的問題。從家庭中「情緒表露」的高低可知復發的可能性,以情緒性、敵意性為主的高情緒表露容易造成疾病復發。
對於醫療關係與疾病治療的品質,涉及到病人、親屬兩個角色,通常家屬的感受容易在醫療過程中被忽略,但是家屬對於病人健康的恢復有著重要關係,這時社工人員與護理人員的介入對於因罹患精神疾病與照顧病人所產生的壓力的抒解顯得十分重要。
對於家屬應培養其正向思考的習慣,不能再以正常人的標準與短期內要恢復完全為目標、家人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不能無時無刻的在病人身邊,將心力完全投注其中忽略自己,建議以每日最多五小時與病人相處的時間為最佳,家屬間能以「接力賽跑」的方式協助病人是再好不過的、適度的讓病人保有其獨立自主性,因為長期住院且罹患身心疾病將明顯得造成病人在社會互動能力上的退化,可能使病情加劇,或者再復發的可能性提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