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兩性與所屬氣質

男女的性別本是二分法,非男即女,反之亦然。
生理性別與情感並非一定有關聯,意即溫柔者不必然只為女;陽剛者不必然只為男。但是我們的文化把上述的情感歸類於一定的性別,或曰淺規則。
即男人應該剛強不哭;女人應該溫柔擅情。經由社會化的過程,使的男女情緒與行為與認知有別。



兩性本一樣,即各自都可以自由情緒與行為與認知。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區分哪一類的情感表現是歸屬哪一性別所有,任何人於越自己的性別去表現另一性別的情感,我們說:[缺乏男性氣概(娘娘腔);缺乏女性氣概(男人婆)。]都屬蔑稱。反應男女應該如何如何云云。
實則有些文化並沒有把情感與性別區分的如此明顯,當人表現令一性別的情感時,他們說:[你這樣會不受歡迎。]

我們如何建立起對於性別的自我認同?即言女性如何建立女性的自我認同;男性如何建立男性的自我認同;人類如何建立起對人的自我認同。

我們經由辨認自己的第一性徵來區分男女,經由性徵來建立屬

於自己性別的自我認同。青春期第二性徵發展,基本上會期望自己的性徵明顯,越明顯者對於自己的性別有越多的認同。

但是何以男性要外向的氣質,女性要內向的氣質?
上文提及行感的歸類與理應表現出來的氣質是由社會化的過程建立,社會化是由人所建立的是後天學習而來,幕後的操作者是父權的社會。社會化的過程由父權所建立。
向外的情感,控制的慾望,競爭的慾望都被男性所擁有,如此則男性可以由此增加自己的權力,對於女性與男性的權力。
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男性的角度的說法。
因為女性並不應讀書而獲至某在世周郎。反到教育書別讀太高,否則找不到對象。因為淺規則女生必弱於男生,最好小鳥依人沒有你我活不下去。

有錯請指教。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