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南華經典的反對者論述


我想了想,這番言論太經典了不貼一下我會有遺憾,雖然已經是冷飯熱炒,還是貼出來反對者的論述。文章出自臉書的南華某個社團。
我沒有告知原者要轉貼,基於道德因素,所以把名子修掉。但是,其實可以不這麼費工,我大可主張什麼「你敢寫文章,就要有接受批評的覺悟」或者「你反對我,我也要反對你」這些比較傾向以眼還眼的話來主張自己的行為合理。

可是我沒太大的興趣玩這些。

滿滿的吐槽點。他用孩子來稱呼我,表示他年紀比我大,除非延畢,否則就是碩士班,如果是碩士班的寫出這樣的文章,我覺得......(南華太完美,罵不得)

 南華比較可惜的地方是:對於社會學的教育,學校著重「點」,而缺乏「面」的教育。(應社系除外)

我最多也只是從社會結構來看某個議題與人的行為,卻沒有辦法論述「西洋社會思想流變」所以思考問題時,很難說去與時代做結合,頂多只是從一兩個概念切入時事。

思考問題時容易忽略時代的思想。

心底話--人與人的差距竟是如此的大,這原來讓我感到自卑


【心底話--人與人的差距竟是如此的大,這原來讓我感到自卑】

在衝突中成長,在成長中持續投入衝突,讓我有一種「窒息室性愛」般的快感,一方面想脫離衝突,一方面渴望著保持衝突。

重點是右邊的書

前言一:
大推Eric Klinenberg「獨居時代」這本書,人家(台灣譯本)能九月出版,初版一個月內五刷,果然有她獨到之處。目前讀到第二章。該書跳脫已往從「病理、缺陷、失能、團體」的角度看獨居,而強調獨居的「功能、個人的成長、選擇的自由」,有助於對「獨居」概念的思考。

我想到,近期台灣推出青年小坪數套房(私稱:小確信住宅),當時的我以炒房產造成青年無法購房的角度去思考,所得到的盡是世代壓迫與權力之間的結論,但是小坪數住宅應該是一個經濟發展成熟的國家未來的趨勢,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從都市化的角度來看。

PS.請注意「獨居」與「孤獨」的不同。

前言二: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讓我得以實際練習怎麼奪回「行為詮釋權」並以自己為主體去評判別人的批評,並試著從中抽離出我需要的部分化做進步的動力。感謝,這個練習的機會。

猜測「關係霸凌」的原理可能

【猜測「關係霸凌」的原理可能】

我對人類感到好奇,我也對自己身為人感到好奇。

寫完一篇文章之後靈感湧現,睡不著,不能自己啊!!!!!!用我自己的話來說這叫做寫文章的「爆衝」(衝動)

近期小禹安爆紅(喔喔喔),但是他感覺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評論,雖說能夠讓人發現自己沒有注意道的缺點,但是人一多也是會感到害怕(害羞內向,不敢跟女孩子講話)。

這讓我想到國中女孩子在排擠他人時會用到的人際關係霸凌,有別於國中男聲幹幹叫或者打一場,女孩子的這種排擠方式,基本上身為男性(雄性動物)的我是沒有經歷過的,所以試著從近期「爆紅」的負面感覺去媒合「關係霸凌」。

觀紀錄片『回顧「廢除刑法100條10週年」』雜感

【觀紀錄片『回顧「廢除刑法10010週年」』雜感】

youtube影片:

回顧「廢除刑法10010週年」紀錄片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0THwH1yyk
回顧「廢除刑法10010週年」紀錄片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t8N-ui3G4

前言:
這個學期努力充電法律知識,上個學期比較勤於寫文章、雜文,可是寫著寫著總有一鼓受到侷限的感覺,感覺運用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事情,或許可以大致理解事情的脈絡,或者更確實的說有一個系統性架構去看一件事情,但是卻還是離「事實」有些距離,我站在一個人文、人道的基礎上去寫文章,如果有影響也只處於喚起某種同情的意識。

但是,我需要的是更實際的、更能切合、火力更強大的分析工具「法律」來看唷件事情,就拿最近讓我不爽的事情來說南華學校的行政人員對於「個資法」、「隱私」的概念有誤,如果我用社會學或人文的概念去看,能夠指出出問題的地方,但是從法律來看更能精準的看到問題的核心。可以跳過對方似是而非的論述。

我知道一個非法律人的門外漢,難以登法律之堂,我需要的僅是對法律概念的正確理解與詮釋。

這個學期除了發廢文、寫雜文,大概比較少寫分析文章,時間上不允許,旁聽的課頗重。而且要把一門學問讀深,必須融入自己的思考中,例如:社工看案主,很自然的從個人、家庭、社會的角度來看;大一的「宗教學概論」和田立刻「信仰的動力」我到現在還沒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