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由國家法律來帶動市場整體的供給和需求面



我覺得「社會個案工作」是這學期買的教科書裡面最無聊的書,讓我想起一年級的鈕則誠撰寫的空大教材「生死學」,一整個空泛,完全不知其所然為何,而且這類書有意圖誘發我質問的嫌疑,意圖使我壓力很大。
邊翻書心中邊想「當你在說某某某的時候,你指涉的是什麼意思?」

  基於不讓腦袋燒壞之原則,我開始在該堂課神遊太虛,靈體脫離,不知道什麼時候靈體合一,聽到老師說社工師除了國家考試的社工證照,如果要進階變成某某專科社工師則要再修習120學分,才能考進階證照。我的腦袋就被老師這一句話激起陣陣漣漪,我雖然在課堂上聽課,但是腦袋開始思考該制度的外部成本和效果。


啊!!!停止不了自己的腦袋,她又自己運轉了。
就好像高鐵不能緊急停車一樣,我腦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定是這樣的啦!!諾貝爾經濟學獎離我又更進一步了!!
講了一堆廢話,接進入正題的唷。

  我想到上述的制度是不是能夠轉變成「由國家法律來帶動市場整體的供給和需求面」與「持有專業證照者每年需修習特定學分」進而解決台灣目前持續低迷的通貨緊縮狀態。

  從「國家」的角度來來看待該政策的可能,「由國家法律來帶動市場整體的供給和需求面」
假設考取「社會工作師」證照,是每個社工學系的人基本的門檻。依照專業走向與個人自願的不同,進階的專業證照,例如:社會工作管理、專科社會工作師的證照。
  假設,這些進階專業業證照只有A、B、C、D四張,每張要考取該證照的基本修習學分都不一樣。A證照要120學分;B證照要100學分;C證照要80學分;D證照要60學分。

  如果每一個老師最多能夠教導20位學生。那麼80個學生平均分配在A、B、C、D的課程,如果每班20個學生最終能夠考到進階專業證照的只有5個人,換言之,20人的班級中,有15人會落榜。

  那麼下一期的學生20人在加上前期的落榜的學生15人,總共有35個人,需要2個老師才能應付需要。


如果每一期的報考人數都定在20人,而前期落榜者會繼續報考下一期。
則市場的供給和需求變化會如下表所示:
PS供給面用無條件進位演算

公式:
某期學生數=20+15(X-1)
某期教師數=【20+15(X-1)】÷20

  如此一來,因為落榜學生會再參加下一期。該考式的制度帶動需求面的學生需要,且也同時帶動供給面的教師需要,增加就業機會,也曾進專業。或許可再設計比進階A、B、C、D證照再更進階的a、b、c、d,達到強迫專業人員邁向更加專業與強迫終身學習。
  從專業證照A、B、C、D的修習學分數來看,基本門檻由低到高分別是D、C、B、A,在一大數法則之下勢必持有A證照者會少於持有D證照者。這樣的制度會形成一個專業金字塔,最底層是無專業證照者,依序D、C、B,最頂端是持有A證照者。

  「持有專業證照者每年需修習特定學分」指考取證照之後,正照的持有者每年需要再去修習特定學分,維持專業、增加專業。未達者有懲罰,最重則剝奪該證照資格。
  這麼一來對於專業知識的需求必然會增加,或許有一天國內的專業知識會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已經教到沒有課可以教),促使教師提供國外當期最新進的知識以應付需求。促使國內學術交流熱絡。
  教師的角色可以由實務者與大學教職者擔當,實務者因實務工作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市場需要,這時候就由大學教職者提供理論架構與最新進的知識,達到產學合作、產學接軌的目的。

這是個人的突發奇想,內文「社會工作者」一詞,可以替換成「律師」、「會計師」其他專業者。則政府能夠活絡市場。
分析可能的問題與需求:
  專業是否被承認:「專業」之所以謂為專業,表示無法被取代,但是社工師證照沒有排他性,換言之大家都可以做,只是不能以社工師的名義稱呼之。「專業」必須為社會大眾所承認,否則也只是專業領域者自己在搞的階級制度。
沒有自己的時間:落實制度將加深考試的惡習,變成人人都在準備邁向稀有證照的考試窠臼。
  考試門檻應有實務工作經驗限制:為了使該專業領域之人力不至於匱乏,應該有此限制,提供應有的服務人口。
投資時間、心力應與收入成正比:取得少數專業證照者,其付出的應得到對應的收入,否則將落入均窮的狀態。
  制度與現實的脫節:政府的證照制度與民間場域的工作制度可能會有衝突,因為社工證照不具排他性,而且可以以人頭的方式表面上有專業證照,實際上服務者未取得該專業證照。對此,政府方面可以在評鑑、文件送審的時候查核該證照與持有者是否為本人。這部分實際運作在「律師」方面會比較具有明顯效果(沒證照就不能工作)。
  職業流動困難:造成隔行如隔山,要轉行必須從頭修習課程與考證照。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記得民國初年要當大學教授得到個洋博士或土博士就有教職資格,例如:胡適、康有為、梁啟超。現在要當大學教授除了洋博士,另外需具備多國語言,會的語言越多才有可能擁有教職,虎尾科大都有一個MIT的教授。
表示我們的市場成長的速度(需求面)趕不上應徵者的需要(供給面),應徵者只好持續精進自己,使得自己具有超過該職業需具備的能力,在所有應徵者中突顯自己的稀有性。需求面太少,供給面太多,造成需求面的門檻提高,淘汰供給面過多的人數。所以才會出現清潔工需要具備大學學歷的要求;大學生已經太多,需要繼續讀碩士;一個博士頭銜不夠,最好能夠擁有兩個以上的博士頭銜,變成超博士。如果供給者只是一直投入原有的市場就會墮入「惡性競爭的局面」。

從「國家」的角度來實行該政策,其實並沒有要解決「惡性競爭的局面」,而是在該局面之下繼續延續著這套競爭的制度。感覺好像就是台灣當前的制度。

真佩服自己的小腦袋,能夠想這麼多。
九把刀說自己每天寫五千字,我寫二千字我就快掛掉了,看來我只能是一把殺豬刀。喜歡你暖暖的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