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幾次晤談經驗之二

辦公室的我的學長,背景不是專科的(例:心理/輔導/社工),學數位媒體的,但是一樣要晤談個案。第一天到中心工作跟著學長一起晤談(當時一次兩位,又是新的嘗試),我很好奇的在旁邊看並適時插入晤談,像是輪流交換主持棒一樣。 

晤談規定的限制,案主兩周來一次(看排程,有時三周)每次一小時,對於這樣的安排要進入治療階段對我滿困難的,而且每次個案的會談者都不同(看排程)。難免一個問題重複問。

懷疑能夠為案主做些什麼?另一方面則學長會做些什麼?尤其是不同學科背景的他。

這個問題和學長聊過。湊著幾段的閒聊。
「我希望他們來到這邊,能夠像遇到朋友一樣,把自己的心底話講出來。」是學長的目的,總是把晤談營造的輕鬆。
「其實在這裡可以遇到很很多不同背景的人,你看之前高中/大學大家的同質性比較高,住附近的阿,同班的阿......
「我就在看這些人(個案)的家庭如何影響他們,有很好的個案,也有不好的個案。有些個案他從小的背景讓他看事情很狹隘,連描述一件事情都做不到。有點智能不足的感覺。」

「有個人讓我印象深刻,來自一個不好的家庭,爸爸酗酒,媽媽自小就離婚離家出走,他長期跟爸爸住,國中時就自己去外面住,他的親戚硬是把自己女兒給他送做伙,兩個人沒有做只有愛撫,結果那個親戚就告他性侵女兒,和解談不來一氣之下就提告。」這樣一個從絕境中拔起來的人,真得很厲害,他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沒有變壞「他最後找到幾十年不見的媽媽,藉由臉書的好友。很神奇吧,就像電影一樣。這些距離我們很遠的事,竟然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家庭」是一個很妙的地方。所有個人的思考觀念都從那裏開始養成。我感覺學長的「助人關係」有營造出來,至於「怎麼助人?」這部分可能比較少被重視,但我看到一種助人者的人格特質在別人身上體現。我習慣從「do for」的「for what」,從助人的結果來衡量案主是否有被改變,所以常用空椅法或角色扮演刺激個案探索。


是太急躁了。助人的關係是一種過程,強調「with client」藉由關係來改變案主,而不是工具與效果。我也在他人身上看到雖然不是相關背景的,竟然能做到與課本「不謀而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