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私立大學學生」一詞可能的內涵

【「私立大學學生」一詞可能的內涵】

前言:
筆者經驗有限,對於高職生的考試體制不清楚,故,內文預設為高中生讀大學的情況。

內文:
在台灣惟考試分高下的教育制度底下,高中生經由聯考取得分數,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與分數對應的大學就讀。(本文討論一般情況)

而大學好壞的區分,與其說是用學生素質來區分,更顯而易見的反倒是從聯考的入取分數來區分,在選填大學的時候高中生腦海自然浮現出一條由第一名台灣大學到墊底的「稻德國真遠」(稻江、立德、興國、真理、致遠)排成的序列。

成績好的學生讀「好的」大學;成績不好的學生讀「不好的」大學。好壞的區分通常不會太細緻,而且會有其他的分類出現,例如:從國立私立來分來。但是只分成兩類似乎滿足不了一些學生突顯自己的尊爵、不凡。所以通常會再分成「台清交成政」(有些人會主張成政兩校應剔除)為「頂尖大學」;然後其他國立大學分成「中段」與「後段」;私立大學分成「前段」與「後段」(後段俗稱學店或糞校)。

我,我,我高中這麼努力的念書......好不容易才考到這間大學。你,你,你都不念書,我在讀書時,你在玩,你是爛學生,竟然還能讀大學。學生相輕,由此而生。

總而言之,學校的區分大致是以這幾個等級來區分,學生依據成績進到哪個等級的大學則形成對學生的評價,通常好的評價比較少,壞的評價比較多,例如:私立糞校生。

學校有等級之別,學生也自然而然的形成等級之別,通常我會看成是由上為「頂尖大學頂尖學生」至下「私立糞校糞生」的一個金字塔的關係。而這個金字塔不只出現在大學生,其實高中職的時候學生就會用等級差異來區分學生自己。

等級關係確立,再來看「私立大學學生」這一詞,由「私立」「大學」「學生」組成。
「私立」的相對是「國立」(或公立)
「大學」的相對是「科大」「技術學院」
「學生」又可再分類成「好學生」「壞學生」(本文不談該項)

等級的制度有多明顯?
拿永達技術學院退場來說。其符合「私立」「技術學院」是學校中魯蛇中的魯蛇,當新聞一出,鄉民普遍歡慶學店又倒了一間,根本黑五類。因為它降低了整體學校的素質所以它該倒,不應該出現。

拿雞排妹來說。其讀士林高商,大學讀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維基百科資料)網路上我看到比較多是拿他的高職學利開刀,讀「高職」,又因為「女性」穿著裸露,她的言論嗆辣「沒禮貌」,對時事「多表示意見」,集合所有缺點於一身,根本黑五類中的黑五類。如果今天她讀北一女,評價又會不一樣。

評價素未謀面的一位學生時,大抵是從「國立否?」「哪種體制的學校?」來評價這個人,比較難從學生本身。對於「私立大學學生」社會普遍有些印象,即認為:不念書、愛玩、成績不好......偏激一點的認為是無知、只懂得情慾(打砲)像是動物一樣,甚至有人會回推到高中時期認為是巴嘎囧學生,反正只能用罄竹難書來形容

若問「私立大學學生」能夠讓人想到什麼優點?我想多數人答不出來。真的是「私立大學學生」一無可取嗎?還是說是這個標籤本身有些缺陷?這個標籤原本就不含有正面的意思。

我看到有些論述,當在討論類似「學生的競爭力」「讓大學更完整」「如何培養學生」甚至「要怎麼宣傳議題?誰是宣傳客體?」的時候,很自然的會把「私立大學學生」給排除在外,面對這些學生,往往以一種「由上對下」的同情「苦口婆心」的說,要他們努力準備畢業時能夠「找到工作」。

對大學的認識:大學生普遍知道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所。
可是卻一方面要求「私立大學學生」這些學生中的底層去思考「找到工作」,然後又一方面的罵他們只知道去思考實際的問題,不重視抽像學理的問題,降低了整體大學的層次。

這就是這個社會噁心的地方,你要他們不去思考一些「專屬於大學生」能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說他們不去思考問題、他們無知。當大學生只領22K的時候,又怪罪給這些底層學生拉低素質,都是他們害的。

實際情況是:他們什麼聲音都沒有發出過,然後就像被壓著打一般靜悄悄。躺著也中槍只因為標籤。

學校與學生的等級區別,不只是自爽用的,還涉及到資源分配。當「夠資格稱的上大學生的學生」在「努力思考著國家大事的問題」時,這些人也有盲點,或者說有些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會被刻意忽略。似乎,當之前「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與城鄉差距」與「家庭背景與就讀學校之關係」火紅時,有些人卻靜聲,或者用批判性的視角去質疑該項議題「不客觀」。其實,就是在捍衛既得利益。而社會議題是由不得「私立大學學生」去發表意見的。

因為這些「利益」是「該等級的學校」應得的,「我是該等級的學生」用「聯考分數考到該等級的學校」這是我應得的,我有「正當性」。「私立大學學生」憑什麼?你只是在佔用資源降低整體大學生的素質。都是你的錯,請不要汙染我。

當這些「私立大學學生」決定要做些什麼事的時候,往往被冷險而視。這些學生唸書,大家說他念了也沒用,這些學生要做念書以外的事情,大家又說他不念書,難怪是「私立大學學生」。學生所享有的資源與學生的能力本來就已經有巨大的差異,旁人與社會給他的支持程度,又再度的加深了這條鴻溝的深度。

在此背景之下,如果這些學生畢業後能夠成為「那些國立好學生」認為的「社會傑出之人」那才真是難仁可貴。

在學生金字塔等級的架構之下,同時隱含著工作的分配。有些問題是屬於「頂尖學生」才能去思考的,「私立糞校學生」去想就是「想太多、不切實際」。我們期待這些「頂尖學生」去解決問題並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又同時完全的捨棄「私立糞校學生」有思考與解決的可能性,且一點時間也不留。

先放棄了他們,又說他們無法做到。
我們賦予這些「私立大學學生」很多實際面的問題,壓低了他們可以有不一樣的可能性,他們若超出應該思考的問題去思考其他問題就是「天馬行空」,反之,「頂尖學生」處理的問題就被稱為「創新、多元、有自己想法、正在解決社會問題」。

「私立大學學生」「私立糞校學生」這是個標籤,是一種深植腦中的刻板印象,甚至根本不被當人看(「私立糞校學生」一詞居多)。兩極的評價、兩極的期許。

一個人的程度可以從其面對模糊的刺激時,如何下判斷來區別,「私立大學學生」這一詞就像照妖鏡一樣,一下就看到別人的反應,一下子就認識了別人是怎樣的人。身為「私立糞校學生」(我比較喜歡稱:底層大學)的我,看到了人性的惡與冷眼。沒有這樣的經驗很難同理這樣的學生的處境,這不單純是個人主義式的「努不努力」的問題而已。

「私立大學學生」一詞的內涵:是資源與支持的可取得性、可近性、可接受性與適當性的排除,「私立大學學生」這個名詞被當作使享有的資源稀少這一事實變成具有正當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