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學校如何營造得讓人覺得「正在改變」,新生為什麼總是對學校的未來一片樂觀】
這次文章比較長
雜文:
讀完邊緣性人格的入門書,原本想再接再厲讀另一本的,可惜後繼無力,又被懶惰給打敗,因此通通拿去做雞精吧,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能吃就多吃,邁向胖胖安之路。
開學了,開學了(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次)上學期的書都還留在學校沒有寄回家,目前書櫃已經放滿了一半,難怪我在家裡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有什麼東西忘了帶。這學期報名「喪禮服務乙級」的證照班,原以為乙級大概跟丙級差不多,稍微認真一些可以應付,上課後才發現,才發現,乙級竟然沒有題庫......這就好像突然得知大醫學妹已經有男朋友一樣得讓人震驚,看來真的要買本書來念一念才有辦法考試,不然又要被當砲灰(眼神死)。
內文:
這學期學校在蓋什麼「九品蓮華(華,通「花」)大道」看似華麗的外表下,其實就是一條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校內算是滿重要的道路,關乎校內住宿生通往另一洞學慧樓的必經之地,這條路封起來後總要繞道而行,道路施工真的是讓人無法忘記她的存在。
之前的文章在分析學校的政策時是從權力概念著手,並且視學生與校長間是「被統治者」與「統治者」的關係;試著從「消費者(學生)」與「經營者(校長)」。「校長」非單指校長一人,而是泛指整個學校的行政經營者,只是校長太長出現,所以我拿他當代表。
試著從光譜上把「學生」依照「認同學校的程度」簡單劃分成三類「認同學校」「中性」「不認同學校」。
「不認同學校」的學生的極端大概就是對於學校的政策,怎麼樣都能罵(好像在說我自己)也比較從缺點上討論;「認同學校」的學生則比較傾向給予學校肯定,例如:「學校有再改變」「素食吃到飽的政策很棒」「圖書館位子很多」......等。
重點還是放在「中性」並且偏向「認同學校」這條路線的學生,以大一新生為例,為什麼多數的新生傾向給予正向評價?
一個新的執政者(校長)剛上任往往會提出一些新政策。新官上任總喜歡搞些新氣象。要提學校的行政人員的調換還是人事異動什麼的我沒有這方面的資料,我不從懷疑的角度去看「新政策」如何讓校長獲利,而單從「新政策」如何影響學生對於學校的觀感,或者如何強化學生對於學校的正向評價。
想一想為什麼中國史歷代君王上任總要搞個制定新元年、發行新幣、重定度量衡;現代總統未上台前總要承諾一定會做什麼、福利要增加什麼的......因為這些新政策可以讓人民有一個「希望」。
這就好像男生在交女朋友時要營造出「雖然我現在安怎安怎,但是我以後會飛黃騰達」讓女生有個希望浮在那兒,以為現在的日子終將結束,明天會更好。
學校新政策可以從器物的提升:蓋新道路、建新宿舍、停車場遮雨棚、路燈修繕;校內規範:翹課滿45小時即退學、補助學生出國留學。衍生出所謂新校長對於學校的期許--展新南華。
稱呼自己是「新南華」目的是與「舊南華」做區隔,但是新與舊的區分除了校長換人之外,並沒有什麼能夠用來辨認的點,終究是政治的口號。看「新南華」貼了好多的海報與布條,什麼評鑑第一、拿到某某計畫......這就好比共產國家的北韓到處都是標語,而人民雖然知道那是屁,但是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下還是形成「我們最幸福」「這裡是天堂」的意識。
因為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好拿出來說的,盡可能的擠,就擠出一些口號類的標語,而這些標語往往是「新」「不一樣」「起飛」「轉變」之類的,用來試圖讓人以為「正在改變」而且會越來越好。
說到底這些東西試圖營造的是一個「希望」,背後代表著「明天會更好」的錯覺,讓新生覺得學校正在進步。
還記得我當初還是新生的時候(好久以前的事)剛入學還沒有課,到是學校準備了幾場演講,記得當時的教官還滿會演講的激起學生的注意力,用社工團體的話來說叫作凝聚團體凝聚力,他說(年代久遠可能有誤):學校的洗衣機明年開始就不用再投幣,最快下學期可以實行;雲水居的料理會換新有新菜;校長準備淘舊教材有新的課桌椅......聽起來所有的事情都「正在改變」。
這也是教師去高中職招生時常用的技巧(不得不說,大學教授需要負責招生真的是讓教授顏面掃地),例如:只要考到某某證照,依據目前市場行情收入八萬(灌水的)一畢業就有工作還擺脫22K;我們學校有全國唯一的某某系,競爭者少,未來一片看好。
新生因為是初來到學校,對於學校尚是一無所知,這叫作資訊不對等。新生得到的資訊大致上從網路、學校文宣、新生入學時的演講。通常網路的資訊比較難讓人相信,而且如果相信了概也不會來這裡,人還是比較相信演講講者的話,因為都有個頭銜,對於學校的瞭解較深可以講出一些讓大家信服的話或承諾。
人們明知道演講者就是站在學校那方的人員,但是比起網路名不見經傳的陌生人更是相信有偏頗的講者的話。一個「夢」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圓起來。
學生抱持著際期待又害怕受到傷害的「夢」進入南華這個「大家庭」中生活。看到學校在施工,產生一點負面的觀感,但是很快的負面的觀感就被其他的東西蓋過。
新生忙著認識室友、認識系上同學、認識課程、認識社團、認識什麼是大學、大學的生活是什麼,甚至認識嘉義。從無到有的經驗,只要不是待在宿舍的宅宅,通常都是會得到正面的回饋。
每個新生都剛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必須在同儕中找到伴建立團體歸屬感,或是避免孤單(隻身一人),而這些事項已經忙的不可開交,延伸成多事物感到好奇,而在實踐中得到正面評價,進而擴散到對整個學校的認同。
例如:通常在人際關係、參與社團、參與系上活動,意願高的人對於學校的評價都還算正面,因為對於學校是好是壞,很多時候學生是從整體的加總來看待的,
一個機構只要大到一定程度(例如:大學),人們在評價時就無法直指機構本身,因為它涉足的項目太多,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教學、器材新舊、交通便利否、同學相處......必須多方考量加總才能評價,這樣的方法卻容易忽略機構的問題本身,而拿起它面向來補足它的缺點。
人很厲害,在某些時候會換個角度思考。簡易的線性思考:學校現在在施工=學校在改變=學校會更好,這樣的思惟不但更加相信學校給予的資訊,讓口號「展新南華」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新南華」,也讓學生感覺自己的「夢」更加有可能達到。
新生,來到大學有很多的期許,俗話說大一有三寶,重考、轉系、轉學考。就是這個「夢」的延伸。
明明學校已經鳥不生蛋了,人還是寧可迴避現實而去鞏固自己的「夢」,在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因為「現實情況」會產生壓力讓人焦慮,所以人會無意識的避開現實,把目光聚焦在「未來」與「夢」。
PS.在學校的宣傳如何影響對學校認同度「中性」的學生上,或許從社會心理學的沉默的螺旋也能切入思考。
新的校長無論如何都必須有新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內,新政策讓校長坐穩學校體系,可以因為新政策的需要藉此掉動「適合」人選。把它想成總統上任要提名行政院長......等自己人來做事就可以理解。
而新政策哪怕是鋪路、換路燈......等沒有什麼實質影響的事情,只要校長把學校營造成「正在動工」「正在改變」的樣子,就能夠強化新生對於自己的「夢」的肯定。
你看新生的「未來期許」多是比較正向的,例如:希望大學四年過的精彩;我要轉學;不要被當掉......通常是比較放眼未來的;再看四年級生的期許就有明顯差異。
許多學生,或許像我來異地他鄉,遠道而來,這個「夢」裡面包含著許多的個人經驗與期許,但就因為是「夢」而顯得夢幻,什麼都有可能達到。
我不是要戳破這個夢,而是想澄清哪些是學校刻意隱藏的?應該回歸現實面,這個部分是該去思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